· 纤维长度:一般来说,较长的纤维能够更好地在砂浆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增强纤维与砂浆基体之间的机械咬合作用,从而更有效地承担外力,提高砂浆的抗拉、抗折强度和韧性。但纤维长度过长可能会导致纤维在砂浆中分散不均匀,出现结团现象,影响施工性能和增强效果。例如,在一些对强度要求较高的修补砂浆中,选择长度适中的聚丙烯短纤维可取得较好的增强效果 。
· 纤维直径:较细的纤维比表面积大,与砂浆基体的接触面积大,能够更好地传递应力,增强效果更好。同时,细纤维还可以填充砂浆中的微小孔隙,提高砂浆的密实度和抗渗性。然而,纤维过细可能会在搅拌过程中容易断裂,降低纤维的增强作用.
· 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使聚丙烯短纤维能够在砂浆中承受更大的应力,有效约束砂浆基体的变形,提高砂浆的抗裂、抗冲击等性能。当砂浆受到外力作用时,高强度和高弹性模量的纤维能够分担更多的应力,从而增强砂浆的整体力学性能
· 分散性:良好的分散性是保证聚丙烯短纤维在砂浆中均匀分布的关键。如果纤维分散不均匀,会形成局部纤维富集区和纤维稀疏区,导致砂浆性能的不均匀性,削弱纤维的增强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经过特殊表面处理或添加分散剂的聚丙烯短纤维,其分散性更好,能更好地发挥增强作用.
· 表面特性:纤维的表面粗糙度、亲水性等表面特性会影响其与砂浆基体的粘结性能。表面粗糙或经过特殊处理增加表面活性的纤维,能够与水泥基体形成更好的机械粘结和化学键合,提高界面结合力,从而增强纤维对砂浆的增强效果。例如,经过亲水性处理的聚丙烯短纤维,能够更好地与水泥水化产物结合,提高砂浆的强度.